公益资讯

残疾人发展牵动人心!看看今年浙江代表委员带来哪些内容…

2018年1月30日 分享到:
来源: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月27日讯(浙江之声记者吴迪报道)今年的浙江省两会赶上一场大雪。天气虽然寒冷,但是挡不住代表委员们履职的热情。在他们看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对残疾朋友关爱的提升。如何让残疾人群体更好的收获权益和幸福感,成了“两会”热议的话题。

省政协委员、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倪礼敏,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建立盲人聋人等特定人群信息消费补贴制度的建议》。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我省就开始推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康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此项制度预计覆盖近80%的持证残疾人,会有164万人次残疾人受益。而倪礼敏的提案是这一制度的有力推手。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让我非常振奋。浙江的残疾人事业这几年发展的很快,不断出台有利于残疾人的政策,可以说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日俱增。但是,我们还有一块特殊群体,主要是视力障碍、聋哑人,他们是最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同样需要与外界的沟通、接触,需要获得一定的信息消费补贴。”倪礼敏说。

2016年我省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以来,盲人和聋人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是根据生活自理能力和照护支出情况划分补贴档次的,一级视力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划分在第二档,二级视力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划分在第三档,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将重度听力、言语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发放对象。倪礼敏说,今年将继续为这项制度的推进发出声音,为特殊困难群体争取更多的权益。

除了帮助特定人群争取补贴外,倪礼敏对省政府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也感受颇深。她说,办理残疾人证从“跑多次”到“跑一次”,给残疾人群体提供极大便利。

“之前办理残疾人证需要先填一个表,然后再跑过来登记、做证,几天后再过来拿,相对来说不方便。‘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各级残联系统不断改进服务事项,提高服务能力,残疾人到残联去办证只需要跑一趟就可以,重度残疾人甚至一次都不要跑。作为残疾工作者,在方便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受益一方。”倪礼敏告诉记者。

省人大代表、杭州市首届“爱心妈妈”徐琴也在默默做着奉献。

徐琴是杭州市江干区弯湾托管中心主任,也是30个智障孩子共同的“妈妈”。她的目标就是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弯湾”也为全国中重度智障青年的托管教育和就业培训开创了成功的先河。

本次省两会,徐琴也带来了自己的议案:“这次我带来关于制定特殊教育幼儿园评定标准的建议。因为我们特殊孩子的幼儿园,如果按常规幼儿园的标准去评,会很不公平,因为很多地方存在差异。像场地、硬件设施,还有软件课程等等,都有所不同。为了做好调研,一方面我从残联要来相关的研究数据,另外深入到各个幼儿园(包括特殊幼儿园),向幼儿园教师以及教育专家请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事业;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

听完袁省长做的报告,徐琴表示很激动,但也感到肩上的压力、责任更重了。徐琴说,有了政协委员这个新身份,今后要努力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推进到农村了。只有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了,残疾人才愿意走出家门,才能更好的接触、融入到社会当中去。然后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这一变化。我想把自己内心形成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争取为更多的残疾朋友作出贡献。”徐琴说。


文章来源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