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残疾青年励志书写生命的蓝天

2018年2月27日 分享到:
来源:

他11岁时因不幸患脑瘤落下了残疾,左手和左腿变得僵硬;他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却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创作了14万字的长篇童话故事《笼中金丝雀》,并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他叫胡运转,一个自强不息的青年。2月21日,在襄城东门口一个廉租房小区,他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新年心愿,那就是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故事,鼓励逆境中的人勇敢,微笑面对未来。

破碎的童年,他从书中寻找慰藉

今年38岁的胡运转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11岁时患上了脑瘤,从此后,左手手指就伸不直,左腿也变得僵硬,走路的时候两条腿总是打架。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小小年纪的胡运转不敢再上学,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封闭中。胡运转不愿面对人群,母亲胡高云觉得,自己得让儿子走出心中的牢笼,重新站起来。

打那以后,只有高中文化的胡高云开始自己辅导儿子学习,认不了的字,她买来新华字典,一个一个帮他查,没有教材,就把亲戚家废弃的中小学课本拿过来学习。她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很多文学书。胡运转也很懂事,除了妈妈买的书外,还把弟弟从中学到高中的书全看完了,还开始尝试写作。为了帮母亲减轻生活负担,胡运转天天坚持练习走路,还到处捡破烂贴补家用。

在母亲的帮助下,胡运转变得越来越坚强了,他要找一件能够对社会有帮助的事做。于是,他选择了文学。

胡运转平时最喜欢小鸟,对有些人猎鸟、抓鸟、用鸟谋利或把鸟关进鸟笼里当玩物的行为特别看不惯。2004年,他和妈妈去逛花鸟市场时,一只只呆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向往自由的小鸟,触动了他柔软的心。他感觉小鸟就像是自己的写照,从那一刻开始,他下决心写一部童话故事,名叫《笼中金丝雀》。

心灵的归宿,文学创作成了他生活的动力

对于一个小学还没有毕业又身有残疾的人来说,要写一部童话小说,难度出乎了胡运转的想象。

因为书读得太少,好多字写不出来,妈妈就坐在身边,用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帮他查找。棘手的问题是没有左手配合,右手顾得了翻书本便做不了别的事,比如拿支笔做个记录。后来,他学会了用石块、铁块等重物压住书角,解决了难题。

天天写作,胡运转经常肩膀疼得拿不住笔,“他有时候也想放弃,对我说自己不是写作的料。”胡高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仍然鼓励孩子:不能放弃,要坚持。

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胡运转花了4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笼中金丝雀》这部长篇童话故事。

“一只金丝雀罗拉被富商囚禁在鸟笼里,不仅失去自由,还遭受拔毛放血的痛苦――据说,金丝雀的羽毛和血液可以疗伤止血,起死回生。罗拉不想活在这个世上了,几次想寻死。在它受尽折磨的时候,燕子和其它小鸟给他送来了友谊,送来了重获自由的希望。后来,燕子受伤,罗拉献出自己的鲜血,治好了燕子。鸟儿之间的友爱,深深感动了人类,最终人类打开鸟笼,让罗拉重获自由。”这就是胡运转所写的童话故事。胡运转说,文中那只历经磨难仍保持善良的金丝雀,可以说是他本人的化身,而善良的燕子就是给了他生命和阳光的母亲,自己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他的母亲。

襄阳的作家们在得知胡运转的事情后,不仅被胡运转的坚强打动,也为书本的内容所打动,亲自为他题写书名或者给书作序。

作家段明贵说,这是一部从心底发出的爱的颂歌,是一朵用心血浇出的爱的鲜花。《笼中金丝雀》成功地塑造了一批鸟的形象和人的形象,一个个性格都极其鲜明。更为难得的是,作品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种精神,这就是集中体现在金丝雀罗拉身上,也体现在所有鸟儿身上的“互助、互爱”精神。

未来的憧憬,要为梦想不断努力

《笼中金丝雀》一书中充满了爱,源于胡运转心中有爱。胡高云认为,一个人只有心中充满了爱,眼中的世界才会无限大。

尽管生活贫困,遇到有困难的人,胡运转都伸出援助之手。汶川地震后,他向妈妈要来20元钱,说是去买菜,实际上是通过襄阳市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后来,胡高云得知孩子把买菜的20元钱都捐给了灾区,她没有埋怨儿子,反而立刻来到襄城区南丽社区,通过社区向灾区捐了10元钱。胡高云说,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善良举动,作为妈妈的她落后了,她要跟上孩子的脚步,一定要向灾区人们表达自己的心意。

2014年,《笼中金丝雀》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胡运转在书中封面写到:“因为我得到许多的爱,所以我要将其记录、歌颂和传扬。”胡运转希望用他的童话,感恩亲人、激励自己,也激励和他一样曾陷入困境中的人们。

胡运转想一直写下去。胡高云说,看到儿子通过写作变得坚强了,变得开朗了,如今有了自己的爱好,当母亲的感到很欣慰。

今年,胡运转计划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故事,目前已开始创作,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它发表,肯定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文章来源襄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