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 | 分享到: | 来源: |
达文祥在烤酒
日前,笔者来到泸西县中枢镇阿路发村达文祥家,刚到门口,听到说话声的达文祥便从屋里走出来,笑着对笔者说:“来了,还担心你找不到。”今年48岁的达文祥,1.75米的个子,笔挺的身板,若不是左眼睛凹陷下去,一眼看去,不会想到他是一个盲人。环顾达文祥的家,院子角落堆满了烤酒用的玉米,设有烤酒锅炉,蒸屉正冒着热气,走进储酒房,放着几十个酒桶,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上帝关闭了他心灵的窗户,他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为自己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实现自身价值,谱写人生精彩篇章。
一场变故,15岁的他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达文祥出生在农村一个普通家庭里,4个孩子,父亲在一个碎石场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尚且过得去,回想起父亲出事之前的时光,达文祥坦言:“生活是幸福的。”
15岁这年,达文祥的父亲在碎石场发生意外不幸去世。家中弟弟妹妹还小,还没等到放寒假,达文祥便辍学回家帮助母亲一起支撑这个家。达文祥的学生生涯也止步于那年寒冬。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各种各样的难题接踵而来,达文祥说自己已不记得那年是怎么熬过来的。“除了坚强,别无出路。”为了生计,达文祥到父亲原先工作的石场里谋生,挣钱补贴家用。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3年时间,达文祥已为家里新建了5间砖木结构的房子。
意外失明,为求生存自学烤酒
眼看着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不料,噩运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在一次爆破中,达文祥不幸被伤到两只眼睛。“眼睛看不见了。”说到这里,达文祥沉重地叹了口气。父亲去世对这个家庭已是沉重的打击,生活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又陷入泥沼。抱怨不公、走一步是一步……这些都没有用,只有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才能活下去,达文祥从心底觉得自己不能被磨难击垮,不能向命运低头。
失明后还能做什么?达文祥想起此前在弥勒见过的烤酒。拜师处处碰壁后,达文祥开始自学烤玉米酒。一门技术,哪是想学成就能学成的,再加上自身失明,困难重重,连续两年的不断尝试,结果都是失败。无数次失败后,“家人都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一次次的失败,也意味着家里的玉米被一次次消耗浪费掉。出于生活的窘迫,母亲不想让他继续这样下去,一看到他拿着玉米,性急之时便会开口大骂。家里人不理解他为什么如此执着,甚至是固执。
“我抱着装玉米的口袋告诉母亲,我可以把我的房子卖了,如果一直找不到活下去的出路,我就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我不想成为你的累赘。”
十块钱结缘,携手走过半生
达文祥在弥勒求医期间,到弥勒县城赶集的杨春丽得知达文祥的情况后,出于同情,她托为其看病的表姐将10块钱转交给他后便走了。回泸西后达文祥写信表达自己的感谢,两个陌生的青年因10块钱结缘,泸西弥勒两地书信联系半年有余后,杨春丽来到泸西,走进达文祥的生活,来到他的身边,两人共同烤酒。当时,两人在一起受到不少阻力,杨春丽的家人并不同意这门婚事,也不看好达文祥能烤酒成功。而杨春丽却觉得:“他为了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一直努力,从未放弃,像这样的人是可以嫁给他的。”两人同岁,在23岁那年走到了一起。从此,她成了他的眼睛,他成了她的依靠。现在已是儿女双全,生活美满。
8个酒缸起家,如今订单生产月销5000公斤酒
结婚后,即便达文祥已经成功烤出了酒,但双方家人依然不支持他们以烤酒为生,两人带着仅有的100多元钱,从8个酒缸开始起家。
烤酒难,卖酒更难。烤出酒,用牛车、马车拉着酒缸到附近各个村寨去卖,“哪里的酒?别人一听说是阿路发村的,便笑道,阿路发村没有人会烤酒。”说到这里,达文祥深吸了两口烟。雨季,路上全部是烂泥,卖几趟酒回来,鞋子坏了,人也淋湿了;旱季,一天下来,牲口耐不住热,“有一次牛看见潭水,冲过去在水里打滚”,车翻了,酒也洒了。
玉米酒、大麦酒、小麦酒、板栗酒、葡萄酒、红酒……走进储酒房,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达文祥告诉笔者,玉米酒和大麦酒的销量最大。除去亲朋好友的订购,现在基本是订单生产,主要供给泸西县城的几十家饭店,还有人收购了销往全国各地,每天烤酒160公斤左右,月销5000多公斤。
“很辛苦,但每走一步都是脚踏实地,心里是舒畅的。”达文祥笑着说道。这时候的笑,是对自己的欣赏,也是对岁月的嘉奖。
文章来源云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