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轮椅上的真汉子!旗下44家企业,员工95%是残疾人,成为深圳名片(二)

2017年7月13日 分享到:
来源:

做好工作八小时之外的服务

    对于残友而言,困难的不是工作8小时之内的工作管理,而是8小时之外的考验,也就是无障碍环境的服务。

    集团管理人员大多为残疾人,深有同感。集团全部铺设无障碍通道,提供无障碍洗衣、通行、住宿等。每年集团组织轮椅篮球、去海边等景区等参观,还有集体婚礼。目前有一半员工结婚,并有很多人申请住进了深圳市政府提供的无障碍公租房。

    对员工而言,残友不只是一家公司,更像是真正的家。残友墙上挂着长长的家训:心存感恩、真诚相待、尊重他人、谦逊琴和、宽容大方、关怀战友、勇于担当、善待自己、珍惜拥有、每日一省等内容。这里没有职位上的称号,都是兄弟姐妹。郑卫宁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大哥”,刘勇则被称为“勇哥”。


▲ 残友员工笑脸墙


    员工来应聘,通常都是父母等亲人陪同。这些家属来都是来看一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弟弟妹妹等托付给残友。残友有一个制度,员工的父母来公司,一定是郑卫宁作为集团的最高领导人陪着吃顿饭,他给员工的父母讲残友提供的服务。父母听完,常常会觉得残疾的孩子一辈子可以在残友有了寄托。

    在残友集团,有件津津乐道的事情,每天五菜一汤十五天不重样,而每道菜来自每一位残友的家乡。残友的父母来到公司后,厨师愿意向其请教家乡菜的做法,后期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称为“母亲菜”。每个员工时常能尝到来自家乡的味道,更会感念公司。

    也是这些种种原因,在残友,员工的流失率控制在5%。曾经离职的一批员工走了以后又后悔,选择回到残友。在这里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健全人,相处得更加融洽。如果是单独一个人在纯粹的商业公司工作,即使工资拿得高,但别人会把他当成残疾人。更为重要的是残友面对的客户基本是全国一流的企业,员工树立了互助而不是接受施舍的观念。

“三位一体”内循环的管理模式

    郑卫宁有意识地去个人化,如今他的名片上仅写着“残友集团创始人”。2009年,郑卫宁为保证残友集团稳定持续发展,将其在残友集团个人控股股份和各分公司的个人控股股份、以及“残友”和“郑卫宁”“残友大厦”的驰名商标品牌价值等,通过律师公证全部捐赠,成立了“部市协议”后深圳第一家非公募基金会--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郑卫宁捐赠股权的行动,不仅改变了残友的产权结构,同时也改变了残友的治理结构和收益分配结构。残友从个人绝对控股的私营企业转变为基金会绝对控股的社会企业。

    目前残友集团是慈善基金会、社会组织群、社会企业群的总和平台,这种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双轮驱动的社会创新模式得到广泛关注。而其中社会企业群2012年获得英国社会企业国际社企大奖,是当时唯一的金奖。


▲ 图片来自残友集团官方网站

    残友集团打造的是“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基金会整合社会公益资源打造平台,基金会控股社会企业残友集团及其下属遍布全国的分公司,从法律框架上掌控残友社会企业群的社会属性永恒不变,保证了残友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企业的方向。残友旗下的软件、电商等企业捐赠资金到基金会,基金会拨付公益项目资金给到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支持残友社会组织群的标准化、专业化项目运行,而残友社会组织群又为残友社会企业群提供社企残障员工的标准化无障碍8小时之外的生活社区服务和社工服务,进而形成良性发展的公益生态链。这是一个闭环的内循环机制。

    仅2010年,残友模式在全国推广,孵化了34家社会企业,搅动中国公益神经,并在一年之内横跨公益和科技领域获得“中国社会创新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精神奖”等,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社会企业。

    不可忽视的是,残友这种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深圳作为全国社会组织先行者的土壤。王石,除了公众熟知的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身份外,他还同时担任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就曾到残友参观。在深圳义工与社工蔚然成风。残友就是社工和义工形成的阶梯式的助残。每一个周末是残友的食堂开放日。深圳义工承包了残友的周末食堂,目前排期的人排到了半年后。而残友为了形成激励机制,举行美食比赛。有些人甚至不惜从酒店专门买做好的饭菜,给每桌加餐烧鹅,作为自己的参赛作品。

    残友集团内部有个规定,近五千人的员工队伍,不管做什么工作,包括伙夫、门卫,想提工资的一条路径是去考社工。拿到社工证,公司按照深圳的社工条例,每个月给他们再加五六百块钱的工资。而这又给内部选拔社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理想主义”是社会企业家的最大特质

    在问及社会企业家的最大特征是什么,郑卫宁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社会企业家必须是有理想的狂热分子。人生价值的追求做什么都别为钱,为钱一定垮在路上。一个人的最大的价值实现不是个人有花不完的钱,否则不要从事此行业。“最难的就是在不能活的地方让社会企业活了,在没有利润、甚至连成本都维护不了的地方还能赚出利润,我说这就是社会创新。目前主要还是有情怀的人坚持做社会企业,而当年为了搏一把,企图借用‘社会企业’概念来赚钱的人早都走了。”

    这种理想主义信念从郑卫宁创业初期贯穿到现在,他奔走在推动残疾人就业的道路上。2016年,他飞行30万里程。“郑大哥的病就是去年累出来的”,刘勇在旁边补充说。

    去年5月9日,郑卫宁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手术结束后,他躺在床上想: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可能就是把残友做得太慢。中国有近1亿的残疾人,2亿多的残疾人家属,残友解决的就业人数只是杯水车薪。他开始思考另一种模式,梳理了以前的项目,需要三四年完成的都不做了。在一两年之内的项目他提前做规划,拼命地做。

    “时间太少了,我的胃已经切除了五分之四。我现在的情况完全不等人了,时间不能等人,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郑卫宁说这话时,声音变得缓慢,有些叹息,又依然洪亮。

    在残友的员工心中,郑大哥是他们心中的一面旗,不需要他做什么,只要他活着,只要这杆旗在,他们也就有了方向,就愿意冲锋陷阵。

    “在残友,我要不带头创新,那底下创新就很难了。外界有人说残友是一只狮子带着一群小白兔在前进。所以我觉得现在,创新的责任可能比别的更重要”。郑卫宁总结残友的发展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做实业,把残疾人结合起来,用公司沉淀,一直做到上市,这个阶段在两年前就结束了。而第二个阶段是接下来在尝试推行的合伙人制度。残友的未来计划之一是做想建一个30万的残疾人居住的特色小镇,依然由基金会控股,保证初心,让残友在新的平台上做得特别好,这吸引了原腾讯技术骨干的加入。同时引入资本,加快双轮驱动,把事业更好、更快地推进,从而推动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郑卫宁为了接待我们此次的企业调研,一再推迟了和医生约见的时间。和我们聊完,他换了一辆加速的轮椅,带上雨伞,驶向车水马龙的道路。而刘勇则刚刚获得“深圳劳动模范奖”,他又要领取人生中的一张奖牌。


▲ 此为调研一行的合照,第一排左一为残友集团后勤负责人,右二为残友集团创始人郑卫宁,右一为残友集团总经理刘勇,第二排右一为郑卫宁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文章转载自“正和岛原创”

作  者 | 曹雨欣

来  源 | 正和岛(zhenghedao)

文章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AxODQ0MA==&mid=2651103645&idx=2&sn=5cd62bcdc3f9f8ac1d3e10af8bbfa5a0&chksm=bd212d7a8a56a46c31db03af2296055dc9c508e5c4a41a0f38e8e71f5c834eafb914e9c6c0d5&mpshare=1&scene=23&srcid=051227Mv90D6yGLRSwJu7fnL#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