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资讯

首届国际残疾人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论坛在汉举行

2017年9月26日 分享到:
来源:

WechatIMG2.jpg

WechatIMG16.jpg

(中国残疾人网记者冯欢 白帆 李海霞武汉报道)首届国际残疾人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论坛于2017921日下午在武汉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以残疾人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论坛。

WechatIMG3.jpg
首届国际残疾人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论坛由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和勇主持。

论坛由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和勇主持。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倪林、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徐凤健、荷兰精神博物馆馆长翰思·卢伊贞、韩国障碍人美术协会会长金忠显、日本慈善协会主管濑川乙女等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学者与专家,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向业界与社会大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残疾人文化领域最新的实践成果和发展动态,并对残疾人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WechatIMG5.jpg
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

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对中国残疾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解读,总结了残疾人文化的独特价值,并与在场嘉宾共同探讨了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机遇与未来前景。他表示,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积极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现代文明理念,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打造残疾人文化艺术品牌,扶持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残疾人共奔小康。

WechatIMG8.jpg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倪林

WechatIMG11.jpg
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徐凤健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倪林介绍了杂志社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全国性的为残疾人服务的的官方媒体机构,三十年来与残疾人共成长的历程,在引领着中国残疾人的文化品味、文化审美的同时,开创了全新的文化交流模式,推动残疾人文化国际融合。

WechatIMG7.jpg
荷兰精神博物馆馆长翰思·卢伊贞  

WechatIMG6.jpg
韩国障碍人美术协会会长金忠显

WechatIMG9.jpg
日本慈善协会主管濑川乙女

荷兰精神博物馆馆长翰思·卢伊贞分享了五个荷兰本土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案例,肯定了从多元化视角开启残疾人艺术探索的道路;韩国障碍人美术协会会长金忠显强调对于残疾人而言,谋求无差别的文化生活是表现他们自然而然的文化性要求,残疾人文化权利的实现,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帮助他们有可能谋求有地位的生活,这也是人类文化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日本慈善协会主管濑川乙女则表示日本也走过从关注残疾人物质福祉到关注残疾人精神需求的发展历程,艺术活动使得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同时,还促进了艺术文化的普遍发展,在残疾人作品平等进入市场之际,还需要重视残疾人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WechatIMG13.jpg
武汉市残联理事长王芳

论坛主办方之一、武汉市残联理事长王芳回顾了武汉残联重视残疾人文化建设的传统,自1990年武汉市举办了以弘扬人道精神为主旨的首届“长江笔会”以来,全市兴起文化助残的热潮,通过联合互动的方式,打造了残疾人艺术节、长江笔会等品牌,充分发挥残疾人主体作用,着力提升残疾朋友精神区位,并从2014年起以“十百千”工程为目标,五年内培养10名残疾人文化艺术领军人才、打造100个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和队伍、培训1000人次残疾人文化艺术骨干。

WechatIMG15.jpg

来自上海、济南、赣州等地市的残联及残疾人协会相关负责人也对各市残疾人文化资源开发整合的现状及发展规划进行了阐述。大家纷纷表示,要用文化情怀关爱残疾人,用文化理想推进残疾人事业,推动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市场化,促进残疾人文化产业不断深入发展。